分享到:
产品线泛滥、产品型号大增、零部件的独特设计都导致产品的复杂度大增。复杂度是成本的驱动器:复杂度越高,规模经济越低,成本就做不下来、速度就做不上去。
如果你跟设计说起产品的复杂度,第一个抬出来的挡箭牌就是客户的多样化需求。是的,我们所作的一切,最后都会或多或少与客户的需求挂起钩来。不过这里我想问的是,同样的客户群,同样的需求,为什么有些公司的产品标准化程度就比竞争对手的高?这说明,在复杂度控制方面,虽然有不可控因素,企业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。
一个简单例子就是螺丝钉。不管你到哪个公司,问有多少种螺丝钉,得到的答案都是几十、几百乃至几千种。是不是客户要这么多种的螺丝钉?答案都是No。那这么多的螺丝钉怎么来的?不用问你都知道:开发人员设计出来的呗。
当然,设计会说,5分钱一个的螺丝钉,就算复杂,又有什么大不了呢?这可真是外行:不要小看那螺丝钉。这里讲几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,你就知道为什么大公司里没小事,任何东西都可能要了我们的命。
螺丝钉是用来连接不同的部件,也反映了其他部件的标准化设计水平:部件越是设计不标准,螺丝钉也就越可能不标准;越是设计水平低,需要的螺丝钉就越多。有个公司的产品是灯具,有一盏灯上竟然有54个螺丝,11种规格。你能想象整体设计水平是什么样的。
当然,对于螺丝钉,供应链作为局外人,知道的只能算是九牛之一毛,也用不着继续猜测下去。但不管怎么样,这都是设计作的孽,解决方案还得从设计上来找,通过推动通用化、模块化和标准化来预防。
另外,产品的复杂度就如企业里的任何系统性问题,后面总会看到绩效考核的影子。比如有一个消费品公司,设计人员的主要考核指标是出图数量。这难怪零部件的重复利用率低----设计人员每次都是在原来设计的基础上,稍作修改,这就成了一张新图纸,后面自然跟着一个新料号,于是成了供应链的麻烦。
这就是说,要真正控制产品的复杂度,就得两管齐下:一方面要采取管理手段,通过绩效考核来解决"愿不愿意"的问题;另一方面要采取技术手段,通过导入基本的通用化、模块化和标准化来解决"能不能够"的问题。有了意愿、有了能力,产品的复杂度才能真正得到控制,从而降低由复杂度驱动的成本。
文章来自互联网!